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草窝滩镇:唤醒撂荒地 变成致富田

    信息发布者:金福缘
    2022-04-13 18:21:58    来源:景泰融媒   转载

    乡间四月闲人少,才了桑蚕又插田。走进草窝滩镇八道泉村,一座座温室大棚银光闪闪,一块块菜地整整齐齐,春种正当时,蓬勃发展的产业让村民们干劲十足,装盘育苗、洒水施肥……在昔日的撂荒地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。

    微信图片_20220413180330.jpg

    草窝滩镇结合实际,将辖区的八道泉、常丰、猎虎山等7个村的土地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,着力盘活闲置土地资源,有效“唤醒”耕地资源新活力。并通过水库建设、产品开发、科技支撑、市场培育等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,壮大西红柿种植产业,真正让撂荒地逐渐变成希望田、致富田、幸福田。诚盈农牧专业合作社的闫沛春在大棚内信心满满的给大家算起了“钱景账”,逐渐兴起的西红柿种植,让当地老百姓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步伐坚定。


    诚盈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闫沛春

    微信图片_20220413180418.jpg

    咱们这儿原来是一片荒地,已经40多年了,去年在咱们村书记的积极努力下,给村上建了水库,水管子压到里面,(大棚)就全部有水了。这些地由我们四个人成立了诚盈农牧专业合作社,投资建了四个暖棚,然后村上给咱们补了50万块钱,又建了18个冷棚,今年全部种植成西红柿,我们把这个经营起来了。一个棚是一亩五分地,大概是3000株左右,一株的西红柿预计能卖20块钱左右,一个棚毛收入就在6万元左右,这个西红柿收了,咱们还能种一茬青菜、绿叶菜,还能收入1万块钱左右。

    微信图片_20220413180451.jpg

    在种植基地,记者看到的不光是长势喜人的西红柿,还有那些前来务工喜上眉梢的村民们。新建成的育苗大棚内,村民陈建香正在用自动喷水器给发芽的幼苗洒水。这些大棚的建成帮助村里年龄大的妇女解决了就业难问题,困难群众也转变成了产业工人长期在合作社打工,小小的西红柿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,日子越来越红火。

    草窝滩镇八道泉村村民 陈建香

    微信图片_20220413180529.jpg

    (村里)建了些棚,我们打工也比较跟前,出门就有活干了,不然的话就得跑到远处干去。

    微信图片_20220413180607.jpg

    整治撂荒地,不但使荒地得到有效盘活,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,还可以吸纳当地村民就近务工,解决就业难问题。立足因疫情影响,部分村民未外出务工实际,基地鼓励村民到合作社进行务工,增加收入,提供生活保障。

    诚盈农牧专业合作社管理员 王柏山

    微信图片_20220413180645.jpg

    这疫情期间,我们这里有些大棚架用了几十个人,一直就干活呢,从二月份到三月份,人工工资基本上这两个月就在10万元左右。

    微信图片_20220413180746.jpg

    草窝滩镇牢牢抓住以特色产业为引领,带动促进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、农村发展,整合耕地资源,为撂荒地注入新鲜活力。今年八道泉村与吴忠市学东农业科技推广有限公司对接,按照“村集体经济+合作社+龙头企业”的模式,又建立了苗种繁育内循环、订单种植、保底收购稳增收的产业发展机制,为保障片区露地西红柿种植奠定了基础。

    草窝滩镇八道泉村党支部书记 张成英

    微信图片_20220413180844.jpg

    这个大棚主要是分为两块,一块是育苗,它有10座,现在已经全部投入使用;一块是种植,种植棚有18座,它主要是我们村集体跟合作社共同投资的。合作社它进行管理,到年底的时候,我们村集体进行效益分红。以前我们这个西红柿苗子主要是从银川和武威进来的,现在我们八道泉有了自己的育苗基地,可以提供当地的种植户的需求,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记者:杨春燕 李蒲科 丁维涛)

    乡村.gif

    b3.png

    6.png


    村网通 让农村链接世界

    组合.jpg

    打赏捐赠
    1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